木质托盘的制作流程涵盖原料准备、木材加工、托盘组装、表面处理及质量检验五大核心环节,具体步骤及关键控制点如下:
一、原料准备
木材选择
常用树种:松木(如辐射松、樟子松)、杉木、杨木等,要求纹理直、无腐朽、虫蛀或裂纹。
含水率控制:木材含水率需控制在8%-12%(通过烘干或自然晾晒实现),避免托盘变形或开裂。
尺寸规格:根据托盘类型(欧标、美标、日标等)选择板材厚度(通常15-25mm)、宽度(80-120mm)。
辅料准备
钉子/螺丝:镀锌或不锈钢材质,长度需穿透板材并留出2-3mm余量(如托盘面板用60mm长钉)。
角码/连接件:用于加固托盘结构(可选)。
防护涂料:水性漆、木蜡油或防腐剂(根据使用环境选择)。
二、木材加工
锯切
使用带锯或圆锯将原木裁切成所需尺寸的板材和方木。
关键参数:
面板:长1200mm×宽100mm×厚22mm(以欧标1200×800mm托盘为例)。
纵梁:长800mm×宽100mm×厚22mm。
底板:长1200mm×宽80mm×厚15mm。
刨光
通过四面刨或平刨机对板材表面进行精加工,确保尺寸精度(误差≤±1mm)和表面平整度。
钻孔(可选)
若需安装角码或连接件,需在指定位置钻孔(孔径比螺丝直径大0.5-1mm)。
三、托盘组装
组装方式选择
单面托盘:面板在上,纵梁在下,底板通过钉子固定于纵梁两侧。
双面托盘:面板与底板对称分布,纵梁贯穿连接,结构更稳固。
翼型托盘:面板两侧延伸出翼板,用于叉车搬运。
组装工艺
钉装:
使用气动钉枪或手动钉锤,钉距控制在50-80mm(面板边缘钉距≤30mm)。
钉入角度垂直于板材表面,避免偏斜导致结构松动。
螺丝连接:
适用于重型托盘,需预钻孔后拧入螺丝,扭矩控制在15-20N·m。
胶合加固:
在关键连接部位涂刷白乳胶或环氧树脂胶,提升抗剪切能力。
结构优化
纵梁布局:通常3根纵梁(间距400mm),承载力可达1-2吨。
底板设计:采用“三块板”或“五块板”结构,分散压力并防止货物滑落。
四、表面处理
砂光
使用砂带机或手持砂纸对托盘表面进行打磨,去除毛刺、钉头凸起,表面粗糙度Ra≤6.3μm。
防腐处理
浸泡法:将托盘浸入防腐剂溶液(如ACQ、CCA)中10-15分钟,药液渗透深度≥5mm。
喷涂法:使用高压喷枪均匀喷涂防腐漆,干膜厚度≥50μm。
涂装与标识
涂装:喷涂水性漆或木蜡油,颜色根据客户要求(如蓝色代表出口托盘)。
标识:烙印或喷涂托盘规格、生产日期、IPPC标识(国际植物保护公约认证,出口必备)。
五、质量检验
外观检查
无明显裂纹、腐朽、虫眼,钉头无外露,涂层均匀无流挂。
尺寸公差
长度/宽度误差≤±3mm,对角线差≤±5mm,面板平整度≤2mm/m。
承载测试
静载测试:将托盘放置于水平地面,均匀堆放货物至额定载荷(如1500kg),保持24小时无变形。
动载测试:用叉车反复起升、移动托盘(载荷1000kg),循环100次后结构无松动。
叉举测试:模拟叉车货叉插入托盘叉孔,测试叉孔强度(无破裂或永久变形)。
环保合规性
检测甲醛释放量(≤1.5mg/L,符合E1级标准)、五氯苯酚(PCP)含量(≤5ppm)。
六、包装与存储
包装方式
托盘堆叠后用塑料薄膜缠绕,或采用钢带捆扎,防止运输中散落。
出口托盘需熏蒸处理(如溴甲烷或热处理),并附上IPPC标识。
存储条件
存放于干燥、通风的仓库,避免阳光直射或潮湿环境(相对湿度≤60%)。
堆放高度不超过5层,底部垫木方防止变形。